初入環保水處理行業,對于相關水質指標了解是基礎,這就必須要和我們的“老朋友”COD、BOD、氨氮神馬混熟,隨著后續學習的深入,水處理的相關知識都需夯實掌握。話說,入污水這一行,一些常用到的概念、原理還是要搞清楚,從業多年的水污師用較為通俗的文字性語言,就幾個點進行了分享,現做梳理,供大家參考學習。
1
COD、CODcr、BOD、BOD5差別
B/C比是BOD5比CODcr,B不是BOD。以實例來看,如好氧進水CODcr=1000mg/L,BOD5=400 mg/L,出水CODcr=100 mg/L,BOD5=20 mg/L。那么CODcr共去除900 mg/L,BOD5共去除不到400 mg/L。900-380 mg/L的CODcr怎么去除的?
回答:
1)BOD-BOD5那一部分被生化;
2)污泥吸附(低負荷下要忽略些) 這個BOD5還是BOD都很復雜,出口的一般不是進水中的那些,而是基質、菌類的相關產物;詳細的說比較復雜,理解一二就可以,而且最主要的是認定不可降解的不會發生變化,其余的可能都是變的。不可生物降解的是沒有變化的,除去吸附等等之類的作用,無論是厭氧還是好氧SMP都是一樣的。
一般情況,污水處理的CODcr可以達標,BOD5是都達標的。
COD檢測方法的差別
嚴格規范的蒸餾法和快速消解法,以前者為準。操作中為了簡便想采取后者怎么辦?取同濃度范圍內的實測水樣做兩種方法的對比試驗,找到二者的近似關系。